我与游戏的缘分
小时候的经历
我从小就喜欢costomize,喜欢玩乐高类的积木,那时候家里经济拮据,只能玩国产的。不过那也够了,我可以使用各种砖块,拼出我想要的东西,一个直升飞机,总共几百个零件,拆了我可以将之变成车,变成小飞机等等,不亦乐乎。

再之后就是接触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还记得刚接触智能手机的时候,那时候还是安卓2.x的系统,是家里淘汰的一个老手机,那时候手机厂商也没有对系统进行深度定制,我就热衷于root后换字体,换主题。也是在那个时候,接触了单机游戏。
除过小学接触植物大战僵尸,4399小游戏这些。我记得我最先接触偏大型的游戏是魔兽争霸3,现在还是对刚接触到不死族的时候印象深刻,里面的一个个单位让我毛骨悚然,既好奇又害怕。当时也玩不懂这个游戏,后来接触了红警2,我依旧认为这个游戏是我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当然有一个原因是因为红警2中人机太菜,可以让我尽情的发挥我的“战术”。

我的战术很简单,就是先把人机防住,然后拼命造单位,一波带走对面,乐此不疲。依旧记得那个双人小岛,派大兵守住桥,然后就可以安心发展,直至我的基地扩展到整个小岛。由于岛上的建筑物会阻挡建筑,我一般会用超时空步兵将它们传送走。
再之后打通了红警2的整个战役,也了解到了这种游戏原来是靠战役来讲述一个完整故事,虽然当时并不懂红警讲了一个什么样子的故事。回过头来,捡起魔兽争霸3,也是打通了整个战役,也是从那时候起,我便对魔兽世界观那样的世界,或者说,西方魔幻世界,有了不一样的兴趣,这也为我后来喜欢巫师3埋下了种子。当时印象最深刻的当然是阿尔萨斯的转变,在我看来,多少有一点奇怪,也有一点可惜。
那会应该是13年那会,还不知道这种游戏是需要花钱买的,所以玩的都是盗版。盗版的魔兽3里面放着非常多的优质地图,像赛车图,各种rpg图以及dota地图。也是这个时候听说了国内的一些网文,像什么诛仙等,当时并不会玩rpg地图,只是感觉这样的世界也很吸引人。当然,还有dota地图,我也不会玩,当时只会“whosyourdaddy”,然后直推对面水晶。
直到初中,那会受到到家里的兄弟姐妹的影响,非常喜爱仙侠电视剧,像那会的古剑奇潭,仙剑3。同时,也是那会接触了到了国内的仙侠回合制rpg,仙剑1,让我完整的体验整个仙剑1的故事,当时不会查攻略,很多时候一玩就是一个下午,但是也玩的不亦乐乎,里面的场景设计,怪物设计都给我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包括赵灵儿和林月如的故事。通关后也接触到了其他的仙侠回合制rpg,当时名字早已忘记,但是也成为我日后喜欢仙侠类游戏的种子。

再往后,就是GTA了,神中之神!当时是三代的资料片,罪恶都市,构建的整个城市,以及数以百记的可交互载具还有武器,对我当时来说可以算是绝对的新奇,我可以在不做任务的情况下,连续玩几个月。当时最喜欢做的就是满世界找载具,然后体验载具,以及发现各种好玩的事情。直到如今,我对罪城的地图还是最熟悉的,我也十分期待明年的GTA6。再往后,找到了中文版的版本,开始做任务,依旧记得当时GTA的任务还是非常难的,小飞机炸楼真的是童年噩梦,而且每次任务失败都得重新开始,也是从那时候起学会了开车,开飞机,开坦克,开消防车,当然,是游戏里面的。再后面的圣安地列斯也是展现给了我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在往后就是Minecraft, 围攻这类没有明确游戏目标的游戏。上面所述的rts(红警,魔兽),rpg(仙剑1)以及开放世界(GTA),这类游戏都有一个特点,明确的游戏目标。和上述游戏不同的是,MC和围攻,一个是方块的王国,一个是机械的天堂,没有明确的游戏目标或者说游戏目标不唯一或弱,需要的是玩家自己设立目标,并为这个目标所奋斗,这类似于自己做一些项目,然后去完成。例如做一个游戏,做一个音乐播放器。

当然,我玩MC最大的乐趣是建造各种各样好看的房屋以及造出各种很酷的红石电路装置,而围攻这款游戏的最大乐趣则是造飞机,造坦克。这也给了我喜欢物理的契机,当时像造直升机,奈何造出来的一个螺旋桨的直升机老是坠机,当时也是去看贴吧的各种大神帖子,将直升机的旋翼结构,怎么去抗干扰,当然,最终的结果还是没有造出来,哈哈哈。当时我上初三。
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突然发现还是有很多初中玩过的游戏没有cover到,例如赛车类的极品飞车9,生存类的饥荒,红警的mod以及各种rts,手机上游戏的rpg游戏等等,此处便不再赘述。
高中
高中由于学校不在老家,所以接触电脑的机会很少,三年基本跟我的360N4手机相伴。其中接触了大为手机游戏,留给我的印象也不如初中那般深刻,此处不再赘述。
但是手机在身边,也是解锁我的另外一个爱好,折腾手机。给手机刷上不同厂商的系统,小米的MIUI,魅族的flyme,类原生系统,当然这个和游戏的关系不大,后续在聊linux的时候再来详细说。
大学及以后
大学开始有了我的第一台笔记本电脑,也开始接触一些之前受制于配置而不能玩的游戏。高考完也没有去旅游,选择在游戏内周游世界。
第一个当然就是MHW(怪物猎人:世界),也是我接触的第一款类魂游戏,玩这个游戏最大的乐趣便是打怪,然后做好看的装备(怪猎暖暖),哈哈哈。同时也有在玩GTA5,在洛圣都旅游,品麦崔富人生。当然这会也有尝试去学Python,但是没坚持多久。
后面便是巫师三打折以20多直接拿下,也成了我心目当中的神作。

我尤其喜欢杰洛特那种老练沉稳的性格(当然,人家已经活了几百年),以及CG中杰洛特那句(Killing Monsters!)。前期的Velen和Novigrad给人一种压抑黑暗的感觉,中期的Skllige isles给人一种冰冷和荒凉感,后面的Toussant给人的感觉是温暖和光明。这游戏当中有巨量的文本内容以及大量的支线任务交代游戏的世界观以及刻画人物性格,同时配着不错的主线剧情,给人最终的感觉便是像去玩下去。还记得我之前说的魔兽争霸吗,我真的喜欢这种西方魔幻世界,巫师三给我的感觉丝毫不差于魔兽3剧情给我的感觉。
当然另外一款我玩的时间比较长的游戏便是饥荒联机版,这游戏的皮肤系统,生存机制,以及联机版没有那么高的上手门槛,充分满足了,我对于暖暖,建造,囤囤鼠游戏这几个要求。
其他的游戏也有很多,但是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这两部。
当然,不止于此,随着20年8月第一支黑神话悟空的pv爆火,我心中那份当大圣的梦想离我越来越近。之后便是每年8月的等待与期待,直到去年8月黑神话悟空彻底引爆互联网,而我也做上了我的大圣梦。黑神话的剧情很隐晦的刻画了这个世界吃人的情形,大圣的精神也是让我想起了我们内心都怀有的哪个终极目标。我也期待着有那么一天,也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这时,我也慢慢的发现,好像老祖宗留下的故事更加吸引我,特别时加上现代技术新的媒介的二次表达,小时候爱看好莱坞大片好像不再吸引我,日本的动漫也不再那么吸引我,就好像我对国内的文化作品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
回到游戏,大学时期也尝试自己制作游戏,但是一直感觉自己是个半吊子,一知半解,蜻蜓点水。于是便想dive deep,这也是我另外一个话题,我与linux。此处不再赘述。
致自己: 我写这些,不为别的,只为存个档,当我5年、10年后再回头看我写的这些东西,希望我不要忘了我以前是个什么样子的人。不要忘了自己最初的模样。